Thursday, January 8, 2009

百家姓

请1-4华文班的同学,利用互联网找出自己姓氏的来源以及与自己同姓的一些杰出人物,并发布在华文园区里。
同学们也可以在浏览别人的资料后,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25 comments:

  1. 来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Huang_Jinhui
    杰出人物: 黄金辉

    黄佳佳

    ReplyDelete
  2. http://www.greatchinese.net/surname/042.htm
    苏政宇

    ReplyDelete
  3. 来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Henry_Thia
    杰出人物:程旭辉

    程美玉

    ReplyDelete
  4.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
    ReplyDelete
  5. http://www.greatchinese.net/surname/042.htm
    苏政宇

    ReplyDelete
  6.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
    ReplyDelete
  7. 来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Wong_Fei_Hung
    杰出人物:黄飞鸿


    黄科翰

    ReplyDelete
  8.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
    ReplyDelete
  9. http://zaobao.com/zaobao/chinese/surname/pages/story_luo2.html
    请慢慢找吧!happy finding!^^
    罗文谦

    ReplyDelete
  10. http://www.socialstudiesforkids.com/articles/geography/huangheriver.htm
    有名的河-黄河

    康荣

    ReplyDelete
  11. 姓氏陈的由来

    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19239510.html

    杰出人物:
    陈雷,福建/华文歌手


    陈建豪

    ReplyDelete
  12. 来源:
    http://www.greatchinese.net/surname/010.htm
    杰出人物:
    陈霸先

    ReplyDelete
  13. 来源: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Agnes_Chan
    杰出人物: 陈美龄


    陈诗尹

    ReplyDelete
  14. 林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47位,在現今中國姓氏中排第17位。林姓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和台灣,是兩地的第二大姓氏。海外华人中林姓也为大姓。此姓氏(임)在韓國亦有分佈,約佔當地人口1.66%。

    林姓其起源有五:

    1. 出於子姓,為帝嚳高辛氏之後,始祖為比干,當時紂王無道,慘害忠良。他抱著救國救民之心,三日不出宫門,犯顏直諫。紂王恨之入骨,於是剖開比干之心,又派兵包圍比干府,欲滿門抄斬,比干的兩個妃子都懷孕在身,黃氏被捕立即處死,並剖腹取出胎中嬰兒,並將屍體以火焚燒。正妃盥媯氏,為了保住比干一脈,放棄殉葬,忍辱負重,被同情的士兵放走,並與四個婢女逃出朝歌,隱居長林石室(今河南淇縣西南)中,生下遺腹子:堅,成為林姓始祖,其子孫因以為氏,稱林氏。是為河南林氏。
    2. 出自姬姓。《通志.氏族略.以氏為姓》記載,東周時,周平王有庶子名開,子林,其子孫以祖父字為氏,亦稱林氏。是為河南林氏。
    3. 為鮮卑族改姓。據《魏書.官氏志》所載,南北朝時,北魏孝文帝把國都從平城(今山西大同)南遷到洛陽後,實行漢化,將原鮮卑複姓丘林氏一部份改漢字單姓林氏。是為河南洛陽林氏。
    4. 滿族改姓。清朝時,滿族由滿州進入山海關,入了關後部分滿族改漢字單姓,滿姓的林佳氏改為漢姓的林氏。
    5. 台灣原住民漢化時由當權者賜姓。臺灣原住民也有用其他姓氏。
    www.wikipedia.com

    ReplyDelete
  15. 历史来源 「许」源出 ;
    一 ; 出自「姜」姓。以国为氏。据《通志.氏族略.以国为氏》所载,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,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与许国,称为许文叔。旧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。春秋时为郑,楚等国所逼,前533年迁都叶,前524年迁都白羽 ( 今河南西峡县 ),前524年迁容城 ( 今河南鲁山县 )。战国初为楚国所灭,其后代逐有「许」氏。

    二 ; 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。历史上并无证实记在此人,为神话人物。
    从 www.greatchinese.net

    杰出认是
    许由
    许慎 (58?~147?)
    许景澄 (1845~1900)
    许世友

    许乐怡

    ReplyDelete
  16. 来源

    王梦-出名的画家

    王威策

    ReplyDelete
  17. 历史来源 「沈」源出 ;

    一 ; 出自「姬」姓。以国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云 。周朝初,周文王第十子季载,受封于「沈」(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) , 因以国名为氏。
    二 ; 出自「姒」姓,周朝时又有侯国,沈国,其地在安徽省。此地为另一沈国。

    杰出人物:
    沈括 (1029~1093)
    沈周 (1427~1509)


    沈秀环

    ReplyDelete
  18. 来源:陈姓是中國大陸眾的“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”(NCIIS),陳姓也是第五大姓。
   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,在《東方雜志》發表的一篇有關「姓」的論文上指出,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。陳姓在廣東省、福建省、浙江省、香港特區、澳門特區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都是第一大姓氏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10位。多姓氏中按人口計算是全國第五大的姓。根據户籍管理部门

    名人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Jackie_Chan

    ReplyDelete
  19. 来源:出自妫姓,其始祖为妫满,也为虞舜之后裔。据《通志。氏族略》所载,周武王灭商以后,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,妫满为陈侯,称胡公满,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,陈国内乱,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,以国为氏,称陈氏。

    出于陈国公族后裔。陈国在妫满死后,其子孙有以国为氏,就是陈氏。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,还有三支。一是陈哀公之子留,避居陈留。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。避居阳武户牍乡。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,居于固始,其后因无子,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,遂融入颖川陈氏。

    出自白永贵之后。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,其后裔也多改陈姓,是为万年之陈氏。

    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。

    南北朝时,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,实行汉化政策,改复姓为汉字单姓,称陈氏。

    名人:陈胜(?-前208),秦末农民起义领袖。字涉,阳城(今河南商水西南)人。早年为人佣耕。秦二世元年七月,与吴广在大泽乡(今安徽宿县东南)发动戍卒起义,提出“大楚兴,陈胜王”的口号。陈胜自立为将军。当义军进据陈县(今河南淮阳)时自立为王,国号张楚,任命吴广为假王,率军西击荥阳,命武臣、张耳、陈余北攻赵地,邓宗南征九江,周市夺取魏地。后周文战败,秦将章邯以优势兵力反扑,围攻陈县。陈胜应战失利。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退至下城父(今安徽蒙城西北),被叛徒庄贾杀害。

    陈平(?-前178),西汉王朝开国功臣。阳武(今河南原阳)人。少时家贫,好黄老之术。陈胜起义,他投魏王咎,为太仆。后从项羽入关,任都尉。旋归刘邦,任护军都尉,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,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,为刘邦所采纳。汉朝建立,封曲逆侯。惠帝、因吕时任丞相,以吕氏专权,不治事。吕后死,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,迎立代王刘恒,是为文帝,为丞相。

    陈寔(104-187),东汉颖川许县(今河南许昌东)人,字仲弓。初为县吏,曾入太学就读。后任太丘长。党锢之祸起,被连,余人多逃亡,他说:“吾不就狱,众无所恃。”自请囚禁。党禁解,大将军何进、司徒袁隗招辟,皆辞不就。

    陈琳(?-217),汉末文学家。字孔璋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初从袁绍,后归曹操,为司空军谋祭酒,管记室。陈琳诗、文、赋兼善。诗歌今存4首,代表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汉乐府之作。散文以表章书檄最有影响,代表作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,是一篇为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。辞赋有《武军赋》、《神武赋》等。原有集10卷,已佚。明代张溥辑有《陈记室集》。

    陈群(?-236),三国时魏国大臣。字长文。颍川许昌(今河南许昌东)人。初任刘备别驾,后投奔曹操,征召为司空西曹掾属。魏建国后,迁御史中丞。延康元年(220),文帝曹丕封他为昌武亭侯,徙为尚书。后为镇军大将军,与曹休、曹真、司马懿并列为四大将军。不久又授以司空,录尚书事。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,将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,上报政府,按等选用,后逐渐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。

    陈寿(233-297),西晋史学家。又作长寿,字承祚。蜀国巴西安汉(今四川南充北)人。少时好学。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。入晋后,司空张华爱其才,荐为孝廉,任佐著作郎,出补阳平令,后历任著作郎、治书侍御史。晋灭吴后,他广泛收集三国时期的官私著作,著成《三国志》,分成三书,即魏书30卷、蜀书15卷、吴书20卷,条分缕析,平行叙述,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。后人推重他的史学和文笔,把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并列,称为四史。他还著有《古国志》、《益部耆旧传》,编有《蜀相诸葛亮集》等。

    陈霸先(503-559),南朝陈创建者。陈高祖。公元557-559年在位。字兴国,小字法生。吴兴长城(今浙江长兴东)人。出身小吏,喜读兵书,长于军事。太清三年(548)在始兴(今广东韶关)起兵,受湘东王萧绎节制,与王僧辩会师讨灭侯景,进位司空,领扬州刺史,镇京口。承圣三年,西魏陷江陵,杀梁元帝,他与王僧辩迎立萧方智为梁王。四年,王僧辩又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。他起兵袭杀王僧辩,拥萧方智为帝,并击败北齐军,进爵为王,十月代梁即皇帝位,国号陈,改元永定。

    陈榕英

    ReplyDelete
  20. 何氏 (Ho)

    「何」源出 ;
    一 ; 出自「姬」姓。为「韩」氏音化而成,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于韩。其孙韩王安,原居韩邑 ( 一说在山西河津县 ) 为秦国所灭。子孙分散于江淮之间。江淮方言,音「韩」变「何」,逐为「何」氏。
    二 ; 据《五代史》,吐谷浑族有「何」氏。又据《唐书》所载,「何」氏为「昭武九姓」之一。隋唐时期,祁连山北邵武城 ( 今甘肃省临泽县 ) 有康国,后为匈奴击败,迁至中亚,建立了安,曹,何,康,石,米,史,火寻,戊地等九个小国。唐高宗永徽年间,「昭武九姓」先后归附内地,其中有「何」氏。
    何仙姑 生卒年不详。相传为唐朝永州(今湖南省零陵县)人。名琼。为八仙之一,以手执荷花为特征。
    何进(?~189)
    东汉南阳宛(今河南南阳)人。字遂高。因异母女弟为灵帝后,故得权,拜为大将军,讨黄巾贼,以发贼党奸,封慎侯。何太后临朝,进为太傅,后因谋诛宦官,反为所害。

    安徽卢江郡,江苏东海郡。

    ReplyDelete
  21. http://www.greatchinese.net/surname/010.htm

    陈欣宜

    ReplyDelete
  22. http://ks.cn.yahoo.com/question/1406032903008.html

    名人 薛仁贵

    薛碗容

    ReplyDelete
  23.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hu_(surname)

    格良

    ReplyDelete